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爱书网 -> 其他类型 -> 老生常谈

很多事需要反复思考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很多事,我会反复地思考。

    每次思考的侧重点不同,可能是对前面一些想法的修缮,也可能是颠覆,而我每天又在记录自己的思考,于是会给读者一种感觉,咋翻来覆去就是这些事?

    其实,并非如此。

    我自己不喜欢旅行,但是我喜欢琢磨旅行,因为旅行是成名的捷径,说白了,我是替你们琢磨的。

    旅行,有标签式旅行。

    例如喊出一个口号,我要环游中国,至于你怎么走的,怎么环的,无关紧要,只要你真的出去溜达了一圈,大家再看你的眼神都变了,甚至电视台都主动来采访你,为什么?

    你有标签了。

    余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,你可以看看他走的线路,准确地讲就是一次进藏,川进青出,从青海湖又去了乌鲁木齐,然后就回来了,旅行就结束了,当然曾经还去过澳门与香港,大家跟他聊天,全是仰视的。

    这一点,看我身边就知道了,以前余欢来玩,没人鸟他,是我们调侃的对象,一个大学生而已,开辆破S7,后来因为做旅行,去拉了一些赞助,买了宝马,旅行途中又买了房子,现在又开了一家公司,拉了不少投资……

    他算成功吗?

    若是按照我当初给出的建议,他执行了不到1/10,不是说线路,而是我说的做事方式,我的建议是拍电影,就是一切以剧本为前提,旅行本身是次要的,不要为了旅行而旅行,而是为了输出而旅行。

    但是,已经算是成功了,至少我们还没开上宝马。

    忽悠也罢,至少我们没敢去忽悠。

    我有个小伙伴,叫苏夷风,他非常擅长这种标签式的旅行,因为他尝过甜头,最初先是骑行拉萨,青岛那边的媒体就纷纷报道,一个青岛小伙骑车进藏了,虽然他算不上骑行圈的高手,但是在青岛骑行圈炸了锅,成了名人,他擅长使用媒体。

    于是,又策划了一个更牛B的,骑行去巴黎,用了178天,骑了18个国家。

    回来以后呢?

    采访都要排队。

    光骑行,不是荒废了事业吗?

    别担心,一个人有了名气,还愁事业吗?他现在在青岛开水果店,一年至少500万的营业额,一个店。

    跟他混在一起的,真是青岛各个领域的大咖。

    前些日子,我又认识了另外一个小伙伴,他说跟苏夷风一起骑行的,我甚是惊讶,你们一起?他不是单人单车吗?

    那小伙伴说,哪,我们一行几人,苏夷风压根没有骑行,他是坐火车、坐飞机去的。

    这几个小伙伴,应该是真的骑到了巴黎,不过默默无闻了。

    苏夷风,应该没有骑完全程,可能搭车了,可能坐飞机了,但是他懂得标签式旅行的核心在于数据,在于晒,只要你出现在这个国家,跟你的车子一起,那么你就骑过,因为没人可以求证。

    同时,一定要借助媒体。

    而别人呢,不知道怎么接受采访,最终……

    在云南临沧,我们走的边境线,我开着皮卡,超过了两个骑行者,我突然产生了兴趣,边境线也有人骑行?

    我就停车,等了他们十多分钟,他们上来了。

    我采访了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俩是在环骑中国,要用2年的时间,当时我还写了一篇文章,“讽刺”了一番,其中一个小子跟我同龄,是不想结婚才出来的,辞职了,俩人一人带了4万元,计划等自己没钱的时候,打半年工再环骑完。

    他们能骑完吗?

    我坚信。

    他们能出名吗?

    我坚信,不能!

    可以这么讲吧,我们所追求的标签式旅行,对于很多人而言,早已经完成了,只是他们不屑或者不能出名而已。

    例如我说的进藏。

    有人走过八条进藏线,一年一条,也要8年吧?

    上次环驾中国的悍马哥,他途经我这里时,是我带队去高速口接的,其实我也不认识他,是他说自己是环驾人士,听说我在越野圈混,就喊了我,那我肯定很热情,喊了一帮车友组了车队去给他领航……

    他就走过八条进藏线。

    标签式旅行,最重要的是两点:

    第一、线路要震撼。

    第二、要有媒体采访。

    当然,你要出具相应的证据,你凭什么证明你真的完成了?

    在我认识的这群旅行者里,我觉得单纯从摄影,从旅行而言,悍马哥是最出色的,喜欢越野,有经济实力,又喜欢旅行,最关键的一点,会摄影。

    但是,他的短板太短,就是不会写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